全国服务热线:0351-4378829

新闻资讯

联系方式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朝阳街75号

电话:0351-4378829

传真:0351-4378829

邮箱:dibaonengyuan@163.com

官网:http://www.sxzydz.com

媒体报道

【能源研究】2025年第八期——节能篇

日期:2025-09-09 人气:57

一、产业政策


(一)2025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二)2025年8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与自治区工信厅、自治区能源局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方案》

  “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根据《方案》,内蒙古将分三阶段推进零碳园区建设:2025年,启动零碳园区建设申报遴选工作,确定自治区零碳园区培育建设名单。2026—2028年,全面开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建设,定期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评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高质量建成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到2030年,深化零碳园区建设探索实践,将更多自治区级零碳园区纳入国家级零碳园区试点。

  《方案》主要有四大要求:一是深化改革创新。深化生态文明体制和能源、产业等领域改革,支持地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强政策、技术、资金和要素保障,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的零碳园区建设管理模式。二是解决实际问题。高位推进、先立后破,着力破解零碳园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实现能源转型、产业脱碳、园区降碳与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相协调。三是推动项目落地。准确把握零碳园区定位,聚焦零碳园区建设目标,合理设定建设任务和政策措施,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增强园区整体绿电消纳能力。四是集聚绿色产业。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宽进严出”原则,鼓励不同类型园区广泛参与,通过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零碳园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山西省情况:2023年7月18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形成一批成功的经验做法,创建5个左右零碳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力争较2020年下降20%以上。在构建低碳零碳能源多元供应体系方面,创新应用“光伏+”模式,推进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屋顶做到宜建尽建;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其他零碳能源,鼓励区内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到2025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0年零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推进多能互补利用,创新低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建设智能微电网,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系统建设。


二、产业运行


2025年8月5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组织的“资源型地区‘焕新’研讨——山西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研讨会举办

  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山西钢铁行业如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加快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步伐,由大企业向全行业延伸,由重点区域向全省延伸,确保年底前22家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二是持续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布局,形成相对合理的产品布局,创立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钢铁产业链链主企业,为山西钢铁行业产品防治“内卷”式竞争和纳入省内、国内统一大市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抢占钢铁冶金行业2026年开启碳交易的有利时机,努力在全面推广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氢冶金、短流程炼钢、铸轧降碳工艺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以绿色金融活水赋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四是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的窗口期,以时间换空间,加快装备技术升级改造进程,最大限度减少钢铁限制类装备的存量,尽快完成项目建设和相关产能退出,促使企业迈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快车道,为建设现代化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废钢铁循环利用:助力太原太原结构性降碳》《山西转型金融落地发展研究》报告。


三、产业分析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强化重点行业特大型项目节能审查管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署名文章《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政策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强化重点行业特大型项目节能审查管理,持续支持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

(二)国家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主任白泉:节能增效成为绿色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1、直面挑战:节能增效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但能源供应压力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仍然较大。202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59.6亿吨标准煤,石油外采率上涨到70%以上,天然气外采率上涨到40%以上,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能源安全风险日趋严峻。2024年我国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十四五”前4年累计降低11.6%,达到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2025年要把节能和提高能效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现年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的目标。

  2、焕新引领:点燃绿色发展引擎

  2024年以来,我国以节能降碳为重要导向,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走进企业和家庭。2025年,我国将加力扩围推动“两新”政策实施。在设备更新方面,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补贴标准。“两新”政策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力地激发了消费活力。二是有效拉动了全社会投资。三是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四是明显加快了全面绿色转型步伐。

  3、展望未来:迈上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

  从“十五五”时期开始,我国将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需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分析表明,“十五五”时期节能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为50%左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中坚力量。


▍来源晋城能源研究小组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0
新闻资讯单位简介业务介绍党群工作客户服务联系我们